經過近幾年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錘煉,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在技術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關鍵零部件技術依然缺失,部分零部件仍然依賴進口。
零部件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汽車的品質和性能,能否制造成高標準的零部件是一個汽車國能否成為汽車制造強國的最基本要求。目前,由于核心技術零部件的缺失,我國零部件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零部件對進口的依賴性很高。因此,國內零部件企業仍須加快研發步伐。
雖然自主品牌零部件在新能源車的競爭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自主開發能力較弱,創新能力不足,高新技術仍然依靠國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不足,這些成了國內零部件企業的軟肋。
前些年國內汽車企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車開發和制造上,沒有精力關注甚至忽略了零部件的開發和制造,這造成了現在國產關鍵零部件技術缺失。可喜的是,經過近幾年的激烈市場競爭的錘煉,自主零部件企業基本都站穩了腳跟。目前,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門也開始關注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在零部件制造和系統集成方面,國內已有部分企業取得了突破。只有掌握了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國產零部件的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才有可能縮小,我國才有可能制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產品。
目前,國家在政策方面對零部件企業給予了引導和限制。例如,國家規定新成立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的發動機制造能力,并鼓勵已建的汽車企業擴大對零部件研發和制造方面的投入。2007年,國家還批準了幾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新建或擴建的發動機項目,這對提高國內零部件的總體技術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了國外汽車巨頭加大對汽車零部件新技術的投入。多家在華車企在國內加快零部件研發的進度,這無疑提高了國內零部件的整體技術水平。國內各自主品牌汽車也加快了零部件新產品的研發,如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已成功試制出首臺國產缸內直接噴射汽油機。
能自主研發和制造發動機的國內自主品牌越多,表明國內汽車工業的基礎越強,應對市場快速變化的能力也越強,這也越有利于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此外,我國發動機關鍵部件質量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促進我國發動機工業的快速發展。